基础知识

什么是期权?

期权是交易双方关于未来买卖权利达成的合约,其中买方有权向卖方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现阶段沪深交易所场内交易的期权合约对应的标的资产为相应的ETF基金。

权利方和义务方有何区别?

持仓方向 买卖方向 权利金支取 权利、义务体现 冻结保证金
权利方 期权买方 支付权利金 在特定时间内发起行权申请,以行权价买入或卖出对应数量标的资产。 不需要
义务方 期权卖方 收取权利金 如果行权被指派执行,需按权利方的行权要求配合卖出或买入标的资产。 需要

期权合约的类型有哪些?

按照行权买卖方向划分
认购期权 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向期权的卖方买入约定数量标的证券,简称“购”。
认沽期权 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向期权的卖方卖出约定数量标的证券,简称“沽”。
按照行权日期划分(目前国内期权均为欧式期权)
美式期权 期权到期前任一交易日都可行权。
欧式期权 只能在期权到期日行权。
按照期权价值划分(假设50ETF市场价为4.00元)
实值期权 认购期权的行权价低于标的证券的市场价,或者认沽期权的行权价高于标的证券的市场价。 50ETF购1月3800
50ETF沽1月4200
平值期权 行权价=标的资产价(现实中当标的资产价接近于行权价时,该期权可认为近似于平值期权) 50ETF购1月4000
50ETF沽1月4000
虚值期权 认购期权的行权价高于标的证券的市场价,或者认沽期权的行权价低于标的证券的市场价。 50ETF购1月4200
50ETF沽1月3800

期权合约有哪些要素?

要素 要素解释 以“50ETF购1月4000”为例
标的资产 期权合约对应的资产,期权买卖双方约定的交易对象。现阶段沪深交易所场内交易的期权合约对应的标的资产为相应的ETF基金。 50ETF基金份额
合约单位 一张期权合约规定的买卖双方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的标的资产的数量。 50ETF合约的合约单位为10000。(即一张50ETF期权合约对应10000份50ETF基金份额)
合约面值 一张期权合约对应的合约标的的名义价值。合约面值 = 行权价格×合约单位。 40000元
行权价
(执行价格)
执行价格,期权合约中规定的交易价格。无论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到什么程度,只要期权买方执行行权,期权卖方都必须以此价格履行交易。 4元
行权日、最后交易日、到期日 合约有效截止的日期,期权买方发起行权申请的日期。ETF期权的行权日为每月的第四个周三(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1月的第4个周三
行权交收日 买方提出行权后,资金或者标的资产交收的日期,一般为行权日的下一交易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行权日次一交易日

期权合约的挂牌数量?

合约月份个数 当月、下月、相邻两个季月。 当前月份1月,则有1、2、3、6月合约;
当前月份3月,则有3、4、6、9月合约。
最初合约个数 9个合约。 一个平值,四个虚值,四个实值。
合约调整 当标的证券发生权益分配,如进行除权、除息等情况。 首次调整,合约简称后缀“A”;二次调整,
合约简称后缀“B”。
合约加挂 当标的证券出现价格波动时。 如单月的实值或虚值合约数量少于四个,则须加挂合约,保证至少有四个虚值合约和四个实值合约。
合约新挂 合约到期或标的证券权益分配。 合约到期,需加挂新行权月份合约;标的权益分配,需在原有的行权月份新挂合约。

期权交易有哪些特征?

(1)以小博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支付权利金,合约到期日可以按照行权价格买入或卖出对应数量的标的证券。

(2)T+0交易,操作灵活。当日开仓当日即可平仓。

(3)灵活投资策略应对不同市场行情。投资者可以运用单腿、组合等多种期权投资策略应对标的资产的上涨、下跌、震荡等不同市场行情。

(4)风险与收益特点鲜明。期权的权利方与义务方风险和收益有很大不同,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投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5)备兑策略,增强现货收益。遇到横盘整理行情通过备兑策略可以增强现货持仓的收益。

期权交易的主要风险

股票期权交易具有特定风险,投资者在参与交易前,应充分了解存在的投资风险。

(1)杠杆风险。股票期权卖出开仓采用保证金交易的方式,当遇到极端行情时,义务方面临的损失可能超过其交纳的初始保证金。

(2)价格波动风险。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时,应当密切关注标的股票的价格变动以及期权合约的价格波动。特别是期权义务方,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可能远大于其收取的权利金。

(3)市场流动性风险。部分期权合约全天成交量低迷或无成交量,可能存在投资者无法开仓或平仓的情形。

(4)价值归零风险。在期权合约到期日,若该合约依然为虚值状态,则该期权合约价值归零。每张合约的价格有可能为1元,此时权利方将损失全部的权利金,相当于损失买入该期权合约所投入的全部资金。

(5)强行平仓风险。期权交易采用类似期货的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日终清算后会按照合约结算价、标的证券收盘价重新计算维持保证金。如果义务方保证金账户内的维持保证金不足,需在规定时间内补足保证金,否则会被执行强行平仓。除上述情形外,投资者违规持仓超限时,如果未按规定自行平仓,也可能被强行平仓。

(6)保证金风险。投资者卖出开仓期权合约需缴纳初始保证金,日终清算后系统会根据合约结算价、标的证券收盘价计算维持保证金。如果标的证券市场价格朝不利方向变动,投资者需追加维持保证金,否则会面临被强行平仓的风险。

期权投资

期权的主要优势在于投资策略的多样性,投资者可以根据标的证券不同的市场行情选择对应的投资策略。在进行期权交易时,投资者需要根据标的证券的行情走势动态调整和修正投资策略。只有摆正心态、控制仓位、熟悉策略、掌握技巧、树立正确的期权投资理念,才能有效管理风险,获得期权投资收益。

(1)明确期权投资目的

投资者选择期权作为投资工具时,首先需要明确期权交易的投资目的,是为了博取价差收益还是为了持有现货增强收益或者进行风险对冲。

(2)判断行情趋势

投资者进行期权交易时需要判断标的市场的未来行情走势。可结合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基本面、技术面和市场情绪等方面分析判断。

(3)选择期权策略

投资者完成行情判断后,根据自己选择期权投资的目的采取不同的交易策略。

(4)选择期权合约

敲定行权价格。选定期权交易策略后需根据行情的判断敲定行权价格。选择行权价前,投资者应了解期权合约的价值,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实值、平值或虚值期权。

匹配合约期限。投资者需结合现货持有的时间、标的证券后市行情调整的周期等因素确定行权月份。

(5)确定仓位

投资者需根据现货数量、资金规模、开仓方向等因素合理确定期权仓位。

(6)投资动态管理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标的证券价格变动,根据行情走势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适时选择加仓、减仓、平仓、行权等操作,出现风险时应及时进行处置。